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评建专栏 >> 正文

【开放教育】思想者说丨中国人民大学继续教育学院教授刘震:明确学历继续教育质量标准是发展的关键

发布者: [发表时间]:2023-01-31 [来源]: [浏览次数]:

 

思想者说丨中国人民大学继续教育学院教授刘震:明确学历继续教育质量标准是发展的关键

 

现代远程教育试点已经结束。对这场长达二十多年的“现代远程教育工程”,我们应如何看待?其对继续教育的发展又有哪些影响?本刊就此与中国人民大学继续教育学院教授刘震进行了对话。

刘震表示,现代远程教育试点的初心是促进教育公平和社会公正,建立人人可学的学习型社会;二十多年的试点对于提高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贡献巨大,探索了在线教学管理模式,输出了一大批优质教学资源;在新征程上,继续教育仍是构建全民终身学习型社会的重要环节,明确继续教育尤其是学历继续教育的质量标准是其稳步发展的关键。


试点初心是构建终身学习体系

 


 

在线学习  

1999年3月25日,教育部批准了清华大学等高校为我国第一批现代远程教育试点高校。您如何看待当时开展试点的目的?

 


 

刘震:1998年1月,国务院转发《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决定实施“现代远程教育工程”,提出“要以开放式教育网络,构建终身学习体系。这是在我国教育资源短缺的条件下办好大教育的战略措施。”随后,教育部正式批准清华大学、北京邮电大学、浙江大学、湖南大学4所高校和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为国家现代远程教育第一批试点高校,揭开了我国现代远程教育建设的序幕。

我认为,当时试点的目的主要有以下几点:

首先,充分肯定了现代远程教育在建设面向21世纪大教育中的战略地位,明确了远程教育是实现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和普及化,推动建设学习型社会的重要力量。正如《行动计划》所指出,现代远程教育要作为重要的基础设施加大建设力度。因此,现代远程教育试点工作是在当时我国高等教育相对发达国家比较落后的情况下,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扩大高等教育供应能力,实现弯道赶超,建设高等教育大国的需要。

第二,利用先进的互联网技术再造传统远程教育。以函授、夜大学、广播电视大学为代表的第一代和第二代远程教育,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坚持“两条腿走路”发展方针的重要抓手,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人才做出了巨大贡献,积累了很多成熟的办学模式和管理机制。但随着时代和技术的进步,传统的远程教育必须要与时俱进,充分发挥新技术的巨大潜力,在吸收以往经验的基础上重塑教学和管理模式,帮助学习者更有效地克服空间距离和工学矛盾,提供随时可学、处处可学的学习体验,满足新一代学习者多元化的学习需求,不断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第三,促进教育公平和社会公正,建立人人可学的学习型社会,实现教育的包容性和普惠性增长。让高等教育成为超越校园面向更广泛地区辐射的开放式教育,高等学校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学科优势和教育资源优势,把好的教师、好的教学成果通过网络传播到四面八方,让那些身处偏远贫困地区以及由于各种原因无法在校园内接受高等教育的社会成员有效求学,帮助他们实现人生理想。


试点对提高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贡献巨大


在线学习  

您认为,试点所取得的成绩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刘震:首先,从人才培养的角度来看,试点以来普通高校网络教育年招生规模已接近全国高等教育年招生总规模的12%,截至2019年,网络教育规模已占整个学历继续教育总规模的23%,对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的提高贡献巨大,是推动我国高等教育普及化与大众化的一支不容忽视的重要力量。

其次,探索出了一系列充分运用信息技术的在线教学管理模式,并反哺全日制教育。在疫情冲击下,试点高校师生能很快无缝衔接,做到“停课不停学”,很大一部分是得益于学校网络教育部门能立即响应,及时提供线上教学平台和优质教学资源,而这些正是二十余年来远程教育不断探索的成果。

最后,输出了一大批优质教学资源,在2007—2010年入选的209门国家精品课程中,试点高校的网院有186门,占89%;160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中,试点高校网院有147门,占92% 。这些数据充分说明,我国的远程教育已经具备了向社会公众提供高质量教育资源的供应能力。


试点的两大问题:规范和质量


在线学习  

试点也是试错的过程。二十多年的现代远程教育有哪些教训需要记取?


刘震:主要还是规范管理和办学质量问题,这两点始终都是社会对远程教育产生疑虑的关键。一方面,个别试点高校招生不规范,招生规模过大,教学资源投入不足,管理不规范,把教育事业变成了赚钱的产业。另一方面,对于远程学习者的助学服务不到位,甚至有个别学习中心把助学变成了助考;学习全过程的监测不严格,学习的实际发生率低;学员混文凭的思想较为浓厚,甚至在个别地方考试舞弊情况时有发生。这些都偏离了教书育人的本源和初心,必须要下大力气认真解决。

此外,从学习的过程来看,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如何越过数字鸿沟实现双向互动和反馈也值得进一步探索。仅仅是提供优质的教学资源并不能实现对人的全面培养,有些育人成果必须借助师生之间的反复互动,学生需要不断动手实践,才能在试错中成长。

2022年8月教育部出台的《关于推进新时代普通高等学校学历继续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中规定,普通高等学校举办学历继续教育要“统一通过成人高考入学,统一专业教学基本要求,统一最低修业年限,统一毕业证书”,即坊间所说的“三教合一”。网络教育不再是一种单独的办学形式,它回归到教学组织和教育管理模式的本源上来。我个人认为,这也正是现代远程教育试点的意义所在,它充分利用现代技术重塑了成人高等学历教育行业,并以“我将无我”的姿态获得新生。该文件对普通高等学校学历继续教育全面落实教育教学要求、规范和加强办学管理,实现数字化转型发展做出了顶层设计和具体要求,必将推动我国高等继续教育行业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实现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完善共建共享、开放灵活的在线教育模式与传统面授模式的良性互动和融合,拓展学历继续教育发展的新空间,大幅度提升育人质量和管理水平。


新征程上继续教育责任重大


在线学习  

与二十多年前相比,经济社会发展对高校继续教育提出了哪些新要求?


刘震:二十多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第二大规模的经济体,人均国民收入迅速提升。经过二十多年的快速发展,短缺经济已经成为过去时,中国人对商品和服务的数量追求已经逐步让位于对质量的要求。高等教育领域有着同样的表现,取得学历本身并不足以让学习者感到满意,学习过程中的身心体验、师生互动的情感交流、学习成果的多层次获得感等成为更为重要的评价指标。因此,“转型提质”近年来成为现代远程教育从业者口中的高频词汇。同时,经济社会的发展也使得非学历继续教育有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一方面,社会成员的大学入学率大幅提升,学历补偿的历史任务已经完成,再叠加出生率下降、老龄化社会的到来,因此高等学历继续教育的规模不可能再像以往那样高速增长;另一方面,经济水平的提升也使得社会成员有能力追求更高的精神生活,也更愿意为提升自我投入更多资源。Z世代的学习者是互联网的原住民,他们在学习习惯、新技术的采纳等方面较之前辈更加开放多元,我们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模式也必须跟随他们的需求不断改进。


在线学习  

在新征程上,继续教育处于怎样的地位,应该发挥什么作用?


刘震:继续教育是建设全民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的重要环节。构建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教育体系,需要各级各类教育的统筹协调和高质量发展,普通教育、职业教育、继续教育一个都不能少,各按其功能定位,协同推进。

继续教育作为终身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世界各国关注的教育热点。欧美发达国家均具备较为完善的继续教育体系,该体系在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方面起到了关键性作用。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要“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加强创新型、应用型、技能型人才培养” ,“发挥在线教育优势,完善终身学习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也明确提出:“以加强人力资源能力建设为核心,大力发展非学历继续教育,稳步发展学历继续教育”,“大力倡导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理念,建立灵活开放的终身教育体系,积极开展继续教育”。可以说,大力开展继续教育为社会持续培养人才,是构建终身教育体系的内在要求和神圣使命。


明确学历继续教育标准是关键


在线学习  

二十大报告强调,“要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发展素质教育,促进教育公平。推进教育数字化,建设全民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学习型大国。”您认为,这对高校继续教育发展具有怎样的指导意义?


刘震:要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和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继续教育,就必须牢牢抓住教育质量这个牛鼻子。第一,必须进一步明确继续教育尤其是学历继续教育的质量标准。长期以来,我们对这个问题的认识有些偏颇,社会上对学历继续教育的一部分偏见也是基于学历继续教育应该与全日制学历教育的质量标准一致的认知,简单地拿全日制学历教育的标准来套,并得出结论:学历继续教育质量低下,是在“卖文凭”。但其实这两者的质量规格本应该有所不同,尤其是在学历继续教育已经完成学历补偿的历史任务之后,从实际出发进一步明确学历继续教育的培养规格和培养质量意义重大。要根据教学对象的多元化特点,围绕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充分考虑到成人学习者的实际情况,适当弱化以学科知识体系为框架的考核目标,大力强化实践能力培养。质量体系标准要进一步细化,要能真正落地引导和约束办学机构。要建立健全与质量体系标准相适应的监测与评估体系,监测评估体系应该包括办学机构内部、政府相关机构以及独立评估机构等三方面的力量,以确保质量监测可以深入到人才培养的全流程中去,及时纠正可能出现的偏差,以确保培养目标的实现。

第二,继续教育要实现高质量发展,制度创新是关键。在二十余年试点中,无论是在政策层面还是在试点高校的实践探索中,都有很多实践创新的举措,比如灵活的教学管理制度、资源共建共享机制、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等,但由于缺少配套性的基础制度以及相应政策支撑不足,使得这些创新实践还没有充分发挥其作用,未来还要在这些方面继续努力。

第三,推进教育数字化和建设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将为远程教育带来广阔的发展空间。二十多年的远程教育试点在某种程度来说,是我国高等教育数字化的先遣部队,必将在未来利用信息技术更新教育理念、变革教育模式的探索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在线学习  

您多年从事继续教育工作,回望二十年,您有怎样的感触?


刘震:二十多年来,现代远程教育从无到有,培养了一支专业队伍,涌现了一些优质的技术平台,建设了一系列的数字课程资源,成为继续教育领域最具有创新活力的办学形式,为社会培养了大量人才。二十余年的试点无疑是取得了巨大成就的。面对新时代继续教育发展的新要求和新挑战,应进一步明确继续教育的质量观,做好政策体系的顶层规划,完善基础制度和标准制度建设,提升政策的执行效力,形成发展定位准确、制度体系更加完善、服务能力和水平不断提升的继续教育发展新格局,实现继续教育高质量发展。

无论技术如何变化,无论采用什么样的教育手段和教学模式,教育以人为本、服务于人的全面发展和终身成长的基本宗旨不会变。每一位继续教育从业者都要回归初心,正视现实,迎难而上,苦练内功,久久为功,打一场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攻坚战,以直达人心的育人过程和高质量的育人成果赢得社会各界的广泛支持,履行好肩负的社会责任,为实现人力资源强国和中国梦做出自己的贡献。